2025年6月1日,商学院成功举办青海理工学院1周年校庆高水平学术活动之“数字治理与区域协调发展”学术论坛。本次论坛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、全省教育大会精神,进一步加强校际间学术交流与合作,探索新型研究型理工大学学科发展的创新路径,提升学院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;同时汇聚各方智慧,搭建学术界、产业界与政策制定者之间的高端交流平台,深入探讨数字化转型如何赋能区域协调发展,助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南京大学长江产业发展研究院刘志彪教授、徐宁副院长,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熊熊教授受邀作主题报告。青海理工学院发展规划处处长盛国滨,商学院领导、全体教师、部分学生,省内兄弟高校部分师生共计70余人参加此次论坛。论坛由商学院院长、教授、博士生导师刘海建主持。

论坛分为开幕式、主旨报告两个阶段。

开幕式上,盛国滨处长首先向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诚挚欢迎,并对兄弟院校、各位专家一直以来对学校建设发展给予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。他指出,当前全球数字化浪潮奔涌,如何以数字治理赋能区域协调发展,已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焦点。本次论坛汇聚经济学、金融科技、智库研究等领域的顶尖专家,通过分享前沿成果与实践经验,不仅为学校科研方向和产学研结合提供了新思路,也必将为青海乃至西部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智慧、新动能。

论坛主旨报告阶段,刘志彪教授以“新发展格局下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”为题,阐述了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与作用,提出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促发展格局转型的政策取向。熊熊教授以“前瞻性信念与股市崩盘风险: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多实体文本分析”为题,深入探讨了基金管理人前瞻性信念对市场稳定性的影响,不仅提升了师生们对金融市场的认知,还激发了大家对金融情绪分析领域的浓厚兴趣;他还介绍了大语言模型分析方法的应用,为研究人员金融文本分析提供了更为精准的工具。徐宁副院长以“高校如何更好发挥智库功能?——基于南京大学长江产业发展研究院的建设实践”为题,分享了南京大学长江产业发展研究院建设“国家级专业化智库”,服务国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做法,为学校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、校地合作,推动学校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。

报告现场,十余名师生与三位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与互动,专家们耐心解答大家的疑惑,会场气氛热烈。与会师生纷纷表示,此次论坛收获颇丰,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此类高水平的学术讲座。

此次论坛不仅是一次学术盛会,更是商学院加快建设西部新型研究型理工大学的具体行动。未来,商学院将继续深化校际交流合作、加强学科交叉融合、拓展国际视野、强化产学研融合,着力打造“高原生态+”“人工智能+”“大数据金融+”理工商相结合的一流经济管理学科,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人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