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,高等教育面临着诸多变革与挑战,高校教师必须准确把握教学未来发展趋势,才能更好地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。2025年6月4日,商学院经济学教研室开展“准确把握教学未来发展趋势”教学研讨活动。商学院副院长叶振军、经济学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。

针对青年教师的成长,老师们积极发言。有老师提到,高校教师需不断提升自身学术水平,关注学科前沿动态,加强科研创新能力,才能在教学中为学生传递最新的知识和理念。例如,在经济学领域,数字经济、人工智能与经济的融合等新兴方向不断涌现,教师应主动学习研究,将其融入课程教学。同时,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也至关重要,要掌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,如案例教学、项目式学习、翻转课堂等,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。

对于教学未来发展趋势,大家一致认为,教学信息化是必然趋势。在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技术的推动下,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成为常态。利用在线教学平台,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,如虚拟仿真实验、在线课程等,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。而且,借助教学数据分析,教师能够更精准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,及时调整教学策略,提高教学效果。此外,应注重跨学科教学,经济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日益紧密,如经济学与法学、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交叉融合,能培养出具有更广阔视野和综合能力的学生。因此,在教学中应加强跨学科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团队的建设。

叶振军副院长在总结发言时强调,全体教师要高度重视此次研讨的内容,积极将新的理念和方法应用到实际教学中。学院也将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和支持,助力教师成长发展,推动教学质量持续提升。

此次教研活动,为教师们明确了发展方向,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,对提升经济学专业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。